当前位置: 首页 >> 度假
地评线丨银川述评:建好“四个一”模式 吸引青少年常态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来源:银川新闻网     时间:2023-08-24 09:31:4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少年也有改变社区的力量。近日,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首支青少年志愿服务队成立;此前三天,华雁湖志愿服务主题公园揭牌,引进银川二中志愿者协会暖阳爱心志愿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并向优秀青少年志愿者颁发“城市守护者”聘书。

青少年是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高,吸引这部分有生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和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从实践来看,很多街道社区不知道怎么用好这支力量,缺少好点子,组织捡垃圾、文明劝导、慰问特定群体等活动依然占多数,也因为流于形式而招致反感和质疑;学校方面,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有关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过于强调服务时数,缺乏对学生和服务对象实际情况的把控,同样流于形式。以上问题,均导致真正参与志愿服务并能长期坚持的青少年人数大大少于数据呈现。

如何进一步调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2020年年底,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启动试点,在广东、湖北两地全省范围内探索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推动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2022年8月,《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发布,提出“四个一”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即:实施一批常态化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共建一批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形成一套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金凤区的举措契合了“四个一”要求,但在此之外,尚需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从育人的角度讲,志愿服务应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服务学习原则,引导青少年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消除一些制约因素,如针对性、系统性培训课程缺失,校外资源对接机制不完善,社会政策支持不足等。

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社会支持体系,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是基础,专业化的机构是关键,社会化的环境是支撑。要强化青少年志愿服务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以高质量、多层次、切实可行的课程,推动高效完成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此方面,学校和街道社区都是建设主体。街道社区要遵循志愿服务基本特征,坚持自愿性和义务性相统一,增设更多服务与学习相互促进的活动、项目,不断提升青少年志愿者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真正将之视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对社区问题的感知度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学校与教育部门等亦应协同配合,科学合理分配时间,分年级规划社区服务内容,甚至在校内相应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催生更多“暖阳”志愿服务队。

在青少年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收获的将是一个家庭。建好“四个一”模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靠近、加入。

刘薇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